2009年7月27日 星期一

台北行第四天:北投圖書館

昨天一整天都待在家裡,除了為了把去當代美術館的展覽照片整理好,另外,也是因為下大雨真的讓人沒有慾望穿梭在台北街頭(在台南就不ㄧ樣了,漫步在台南的雨中還是蠻舒服的,尤其是穿雨衣的時候...)

但 回到台北 就不能空手而歸 我照著原本的計畫 來到了北投
主要是因為前幾天郝市長召見 在市政府的會議廳裡 看到了北投圖書館的照片
下面的標題寫著 台灣第一棟綠建築...
照片裡整面木框的玻璃牆 映畫著一片綠蔭 外面的木造迴廊上 也有人倚靠著 閱讀著 遠眺著
怎麼這麼浪漫 這麼幸福 還有一個原因強烈吸引著我
雖然有很多民眾在這個畫面裡(當然 是公立的圖書館) 但 感覺 好安靜 綠色本身就有一種鎮定的暗示 加上木造的建築 這個空間 就是讓人可以停駐在裡面 安心學習的
所以 星期一的下午 雖然士林已經下起雨來 借了把大傘 我還是走了出去
心想 又不是古時候 心想 下雨天人應該會更少 更是好拍照 就這樣出發了!
搭捷運真的很舒適方便 很乾淨的交通運輸 到了北投站 天氣已經轉晴
不過以鋼架為符號的車站 實在有點讓人乖了起來 沒力了起來
好像 怎麼動 怎麼走 都在這網架下的座標上 都會被吸附到定位點
不知怎麼的 我總喜歡這種灰暗到有點反光的色調 這張沒有調過顏色 深灰色給人一種很安定的效率感 很適合車站吧
下了月台 我還在閒晃 想多多觀察環境 再出發去目的地 旁邊有綠色植栽伸近鋼架帷幕的感覺
讓眼睛很舒服 也讓來往的過客 比較放鬆
相較於台北車站這種大站 北投站有一種獨立的可愛
走在中山路 橋上的橋柱設計 是小小廟堂的感覺 對映後方的是圖書館外的公園裡的公廁
外型的設計 某些角度上 像航空母艦 有點兇

有點像豪華的鐵達尼耶
這是入口 整面的落地窗上 有手繪的圖畫介紹圖書館的特色


一進入口 可以看到整面的玻璃窗
因為木框的關係 柔軟了線條的切割感
反而變成各種不同比例與組合的構圖






是樓梯 也是座位 在地面上有皮墊讓讀者可以更享受閱讀
一二樓的落地窗排設四人一桌的座位
書架的高度設計也特意壓地 讓這個圖書館的空間相當舒適


藏書的書架 也可以是桌面 書架上貼心地佈置了桌燈 須要用的時候自主開關
也讓室內的光線 即使在白天也很柔和



書架間還有小小的座位規劃 喜歡躲起來看書的人 就可以躲在這裡
還是有安排一盞燈陪伴著 這也讓在圖書館裡 讀者還是可以躲在自己選擇的字裡行間
滿足各式各樣的閱讀需求 是很棒的設計
不蓋你的 星期一的圖書館 滿滿的都是人 看書看累了 就面對綠蔭進入夢鄉 安靜就好了

不同的空間就配置不同的燈具 這是設計者的用心與細膩
也有像會議桌的區域 還是一人一盞燈


電腦區的人不算太多 大多都是家長安撫小朋友玩電玩用
我很喜歡這張照片 靠在書櫃上看書 很專注的老爺爺
我的書 看的還是李昱宏的 灰色的隱喻 我身後的檯燈 讓這場閱讀很舒服
這是我之後窩了半小時的位置
小朋友也開始獨立發展自己的閱讀習慣
在這個空間裡 每一個人都很享受閱讀 這真的是讓我看了感動的畫面

最喜歡 每個人 都可以 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盞燈
無聊的小朋友 在樓梯上偷看媽媽在看什麼
樓梯 對應上下 站在中間 也可以讓自己思考沈澱一下


每一處都有椅子 要休息 或是換個場景 無論內外 都還是有著美麗的風景
走廊隨著圍欄的走勢 有一種前進又後退 來回的空間流動感


一樓的迴廊 走出去 可以跟樹說說話 讓眼睛休息一下
走出綠建築 走進綠建築 就是滿眼的綠蔭 這棵樹 如舞動彩帶般的姿態 真的是最棒的接待

2009年7月26日 星期日

台北行第二天:北美館 黨若洪-自我的重塑

因為作品的影像有版權的問題 美術館也不能拍照
所以請大家自行到連結的網站相簿去欣賞黨先生的作品
我只能說 這是我看了 自己也會想要創作的作品

這位先生是因為得了97年度廖繼春油畫創作獎」,北美館安排在2009展出他的油畫。
在得獎的講評裡說道:
黨若洪之作品以「新表現主義」和「超前衛」的表現手法,推出一系列以「人物‧自我」、「犬-Cookey」、「黑桃瓶花」、「小丑」、「腳」、「菱格」等主題的藝術創作,透過符號式的片斷影像拼貼,企圖對「自我」進行各種概念式的表述,正如黨若洪所言,藉此形塑出「一種內觀型式的自畫像」。其作品呈現出「新表現主義」辛辣原生的線條,土黃、咖啡色、鮮紅、黑色和象牙白,是他掌控立意古拙、落筆見性、絕不藻飾的風格之主要色彩。除了少數畫於畫布上,他常用的素材是木板;且在技法上不囿於單一媒材和單一技巧的使用,例如作品《Cookey‧狗回頭》」畫中的狗,加進以木刻圓口刀刻出的刀痕觸覺感,如此幾近刁鑽放肆的倔強技法,是無法單靠勤奮練習就可以達成,那是天性使然。黨若洪的繪畫大膽率性,處處蘊含與釋放一股原始生命力的能量,如能多加思考,持之以恆,未來必有大好前程。<資料來源:台北市立美術館>

這的確也是我對黨先生作品的看法,對於<狗回頭>這件作品,我寫下的筆記:
狗身利用淺面雕刻於再生木板上的質感 生物的生氣 肌肉的堅實 奔放的線條是板木上所刻下的痕跡 局部塗上亮光與淺塗 厚塗的 被咬在木板毛細孔內的顏料 拉出了層次的空間;
紙面油畫所造成材質裝裱後的自然變形 反而造成一種空間的扭曲感 更表現出自我重塑的意念; 實在懷疑 這樣看似隨性的 狂放的創作材料與表現 是否是一種直覺,還是聰明的設計?

作者在入口處的自我表述,以下是用我自己的隨筆記錄摘要(與作者原文不同):
  • 自我闡述的偏頗與虛偽,造成比客觀更具有的閱讀性;如偶然處碰到真實的自我,假寐引發出真一般...
  • 彷在不確定的僥倖中帶著輕鬆殘忍,在輕鬆的空氣中漂浮著未知的危機...
說實在 如果我有錢 我一定會想要收藏一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