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看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看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失控的讀後感


昨天晚上突然想一口氣把"控制"這本小說看完,前半部拖拖拉拉地看,是因為享受這個作者那種古靈精怪地描寫,好像是被孫女的小小惡作劇逗得很開心,我賴皮地每次都只讀一柱香的時間(是真的,每次讀前就點一柱),時間一到,就跟作者說,好好好,奶奶累啦~明天再玩吧!

但一讀到後半部,女主角的自述變成了坦白,真實的犯罪計畫,我就沒有耐心了! 伴著自己挑選的陰鬱配樂,閱讀速度開始展開,有如在荒野的夜晚飆車,前進是為了斬斷強烈的煩躁與不安! 說真的,人性就是這樣,劇情內容如何,都沒有讓我驚訝,只是厭惡! 人性的惡一旦用一種不遮掩的態度呈現,就只剩一團會活動的屍臭味! 無恥的氣體再怎麼華麗又有甚麼意義? 但卻賴著不走,揮之不去,久久不散!

只能說,讀到最後一公分(書的厚度),我又回到那個討厭青少年的中年婦女,討厭小屁孩假鬼假怪的鐵臉老師,猶如忍受還沒打下課鈴還得聽學生狗屁報告的狀態,終結了這一本小說。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我的"Before Midnight"


相隔了九年,這部心中的經典出了第三部曲。

其實在看"Before Sunset"的時候,心裡根本也沒有期待會有後續,就像視為遺憾的戀情一樣,有時懸掛會讓人自苦,但也就是掛在記憶裡風乾,偶爾拿出來品嘗的時候,滋味才會濃郁純粹,或許可以再配以一些青春已逝的感慨,就像鹹魚乾配白飯,那一口,層次變化,波濤洶湧,也只有你自己懂得。

但也因為自己的年紀,也跟著主角們同步前進,我很慶幸是用這樣的狀態來看"Before Midnight"。

跟前兩部不同的是,以前我總是想追逐抓取主角美麗哲學調性的囈語,到了第三部曲,變成讓你觀看時都會忍不住對應到現實的頭昏腦脹,猶如你前晚跟家那個吵架時噴洩而出的對話! 那種隨時會引爆的拉扯,很難相信這兩位在文青心中扮演許久的夢中情人,居然刷一聲地就這樣把浪漫的紗帳扯下,開始上演真實的人生。

我只能說自己真的很喜歡,哈哈! 就好像初相識的美好,你甚至幻想這位仙女/王子是不會放屁不會排泄的天人,但是,到了這部曲,反倒像連腸子的皺褶都要翻開來檢查,追究那根絨毛上所沾黏的宿便的來源所何一般!  這時我忍不住想鼓掌了!

吵架吵到這樣赤裸,半裸著身體也不顧地開罵,調情到一半也可以諷刺對方性招式永遠一成不變地無趣......老實說,就算吵架也是一種溝通,是治療關係的一種手法,但你忍不住想要為這對思考反應都是重量級的選手喊暫停,因為,再說下去,這根本不是大開刀,而是驗屍等級的唇槍舌劍,犀利到比看CSI犯罪現場還難受呀!

我忍不住想,為什麼會愛到這樣的局面? 愛到對方明明在讚揚你的話語,通過你的耳膜卻是字字諷刺,騷擾到你的神經叢一般! 在片中,男對女說了一句"我想念你思考的聲音",這句話要是我聽來,是浪漫也不過的了,但卻是讓對方崩潰的開始! 那一刻開始,引爆的,是女人對自己庸俗化的嫌惡,那不是衰老肥胖的問題了,那是對自己靈魂居然角質化的不能忍受!
面對你相信可以看到自己生命光芒的伴侶,卻告知你的思想不再奔馳了,而他想念那來自你美麗大腦引擎的咆嘯聲,這的確是最恐怖的一擊!  (應該也有很多人哀嘆的是,你嫁娶的這個,他/她的腦袋還踩著腳踏車,上上煤油打打氣就好了,沒這種問題!)

我想自己並不是一個幸災樂禍的傢伙,但還真的看得很愉快!因為,你真的可以找到一個實力相當的對手吵架,思考水準等級一樣的對手相拚,總好過面對價值觀不一樣不相等,一吵就要爆粗口,暴力相向的人!

這樣的爭吵之所以有意思是,怎麼吵,你都還相信對方是深深愛戀著你,你的鬥爭,是因為對方的存在改變了你,你想反抗曾經以為是甜蜜的妥協,那些氣憤牢騷或更有殺傷力的話語,其實是跟自己過不去,猛然間,你害怕失去那個曾經晶瑩剔透的自我,而陷入恐慌般地抵抗!  愛情的美麗或許也來自於此,即便你變成刺蝟只想保護自己無能為力的軟弱,對方也耐著性子,嘻皮笑臉地只想博你一笑,只想給你一個擁抱! 看到電影結局,為了彼此裝白癡地示弱,也才舒緩了我被這寫實場面油炸過度的心,只能說,結束點很漂亮,離場後,回到家中,或許你也可以稍稍忍受每晚妄想用面膜掩蓋面油的伴侶,欣賞她/他可以放心在你面前為了搏你一笑的拙態了!

http://sue0505.blogspot.tw/2009/07/before-sunset.html

2013年2月10日 星期日

甜美的來生

看了吉本芭娜娜的"甜美的來生" 度過安靜的初一夜晚。
很好看的小書,因為說的是瀕臨死亡後的生活,描寫浸著死亡氣味的重生感受,筆調卻像是品盡濃茶後的一口白開水,把這樣沉重的題目轉化成一種似無若有的清甜。 所有的人事物明明有著複雜的深度,卻也都被死亡波頻給格式化,變成一種簡化到底的單純。老實說,讀著讀著,我常忍不住想要抵抗什麼地大哭,但又只能似有若無地快速地閱讀。 

蛇年的第一天,讀這一本書,心情陰涼像條小蛇,精靈優雅地閃動麟光雖美,但躲在黑暗處卻是怎麼捲曲也擠握不出一點溫暖地悲哀。我覺得自己應該去睡了。

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鯨魚在噴水


推荐給同學們看。很喜歡看到設計師不是只有呈現自己的作品有多輝煌,而是不管作品成功與否,過程是如何,用一種誠實自覺的心跟讀者分享。雖然,設計工作常以結果論定成敗,但是,由內而外的養成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跟隨或模仿潮流的設計,畢竟難打動人心,更別說真誠地想要"做點什麼有益世界了"...(太嚴肅?) 

雖然,做這行的人難免有點自我,但是,如果這份自信或自我捍衛是來自一份尊重自他的心,那這樣的品質就不會流於自大,而會在不斷嚴格的自我反省與修正下,焠煉成一種精神。讀得很慢,但短短的文字裡,常常可以看到作者對設計的堅持,那是很強大的,超越於商業利益的期待的,我想,那真的是不容易。

2012年7月1日 星期日

愛重來 The Vow




愛‧重來 The Vow
 上映日期: 2012-05-11
 類  型: 劇情、愛情
 片  長: 1時44分
 導  演: 《灰色花園》Michael Sucsy 
演  員: 《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查寧泰坦、《福爾摩斯》瑞秋麥亞當斯
 發行公司: 索尼影業

 今天在家做的功課 就是把這部影片看完 
故事女主角因車禍失去了部分的記憶 忘記了現在的婚姻 生活 停在五年前的自己
 情節的浪漫 在於男主角重新再把女主角追回來 
在最後重聚的對話是 "謝謝你 愛的是原本的我"之類的 
這部分是對應女主角的家人 趁著她記憶空白時 企圖將她改寫成某個模樣 

我自己的觸動 在於"無法憶起"的痛苦與無力
忘了自己生命的"本來面目" 困在如惡夢般的情境 無法清醒與自主的痛苦
如果 能單純的相信 那 就算記不起 也可以直爽地去做該做的事 往該前進的目標邁進
但就是無法相信 而感覺卻如煙雨雲霧般 總是愚弄著自己
繞來繞去 生命就這樣耗盡 
所以何必悟後起修? 相信了就是了 做就是了
等到擺平搞定自己的腦袋 身體也躺平了吧 那還剩下什麼?
只剩一句" 千金難買早知道" 是嗎?

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對敗德的寬容:吉本芭娜娜

接觸吉本芭娜娜的書是25歲的時候 從"甘露"開始
因為心有想要奔向的人 卻是得用大石壓鎮的秘密
我只給自己一年的時間 拋棄國中教職 三個月得要把托福成績從480拉到550
只申請紐約的四個學校 告訴自己一年做不到就絕對放棄
那樣的壓力最主要是隱藏在心中暗紅色的苦澀戀情
因為可以攀附著她的文字 那樣的燒灼才得以慢慢鎮定成金屬灰藍
透過閱讀 我彷彿才能吐出那口有如長劍的苦悶
才能把撐著不敢低下的倔強放鬆
也因為做到自己設下不可能的目標 那份自我相信才得以產生
只能說 人真的很奇怪 那樣的用力 那樣的勉強 你變成了自我迫害的倖存者了
那面對所謂的敗德不敗德 就像可以踢掉擋在路中間的紙箱一樣
你明知道那不是無畏 不是勇氣 而是碰上了 只有狠狠地回瞪命運
在吉本的作品中的溫柔 也才能救贖那個隨時捏緊拳頭 不知跟什麼拼命的我吧

這個中秋假期 陪伴我的書 是她的王國vol.3 祕密的花園
一個多小時的閱讀 我好像是一個惡童終於改過向善 回去探望從前的恩師一樣
不倫的感情在吉本的描寫裡 都好像才是正常的重力
沒有什麼批判 總是有一種接受
你知道那不是真正洗淨罪垢 而是再怎麼髒臭 她都允許你可以倒頭在香軟的床被上 好好休息
接下來 打算如何 是自己的事 她也不會幫你逃避
這也就是我總是久久就想閱讀吉本芭娜娜的原因吧!

不管人的選擇是什麼 可以信任而輕鬆地跟隨著 那真的是一種幸福
而以閱讀的形式進行 最單純吧!

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週末的功課

今天去若水堂搬回五本書 當作週末的功課
感謝黃老師的推荐 這樣自學也比較有方向了

1.中國古代設計圖典/ 傅克輝 周成 著
雖然有點貴 但是很補的參考書
閱讀簡體字雖然有點辛苦 但閱讀速度放慢 反而可以吸收完全
看來這幾天要抱著睡啦!

2.產品材料工藝/ 中國青年出版社
這本書應該是課本吧!
在每一類設計材質上 都有設計作品與處理材料的方法與流程介紹
也有實驗方法跟設計思維的討論
小小本 內容精實。

3.陶瓷生產工藝知識問答/ 張長海 著
唉! 這就是我最吃不下去的課本了
不過我的上司真的給我很大的期許呀........
給我一年的時間變成"專家" 這該如何是好??
只能拼了我39歲這年的最後青春了

4.一章【木椅】/趙廣超 馬健聰 陳漢威 著
5.不只是中國木建築/趙廣超 著
這兩本就好玩啦 算是我的點心吧:P

總而言之 拼了...........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修養的配方

星盤解析的書,入門款。很有趣,鎮壓發炎的腦細胞。
看一點經濟行銷加市場的書,另加一本靈修、一本文學跟一本心靈勵志小品。
萬曆首輔張居正。什麼都不想的時後看的。金庸大師推荐的好書,照單全收。

這一個月就這樣活,另加50小時的英文課。身體不好時,精神潰散時,修養時的小運動。
(為什麼用iPhone拍,我的手會晃到不對焦咧....老嗎?)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皮件之於身體的思考是一種類似介面或共構的關係

這一篇還是在解析Prada的皮件。
看著許舜英這樣寫著 我居然看一次就記起來 反覆思考著
然後 細細地點閱著我所擁有的皮件
手錶是第一個跳出來的 然後 皮夾 然後...............

讀她的書 就會受到煽動。

我一向對買包買名牌沒有興趣 但是 現在的我
居然滿腦子想著 我可以從什麼入手Prada
怎說呢 我可修過介面設計 對於這個共構關係的描繪 讓我充滿想像
這就是我對同學們說過的 "設計者必須大量累積並開發自己的感官體驗 並記錄下來"
最好的練習就是書寫。
經過思考後 揀選文字 編輯著合乎邏輯或者跳脫邏輯的文字面相
寧願先從囉嗦的長篇下手 堆疊著 再雕啄
由小處入手 別擔心過於誇大
用比喻的手法最好 融合五感的經驗 讓感覺奔跑起來
這應該可以幫助大家理解所謂創造能力裡"流暢力"的要求了

許舜英的任何一本書 都可以拿來參考
另外 也可以參照大師級的作家 馬奎斯的作品
實在有太多書可以看了! 之前 介紹原研哉的書也是很好的選擇

書到用時方恨少嗎?
閱讀是這輩子無法閃避的功課



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一口氣看完的"哪阿哪阿 神去村"

很好看咧 不過不到三個小時就看完 有一種 吃到好吃卻小碗甜點的遺憾
小朋友也很適合看 很有畫面
給懶散沒有精神力的同學看也很適合
連我 都想被丟到山上去做苦工咧!!
可惜 沒有忍耐 留在高鐵上看
只好再另找一部書陪我旅程了~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未來跟昨天跟男人一樣是無法改變的。

上面的茶漬是買這本書的人弄的
反而變成好看的圖案
尤其在一個白色封套上 不以故作純潔為目的 挑戰了一點吹毛求疵的神經質
那水漬反倒拉出一點生活的真實感

讀蔡淑玲教授的序時 我就決定要遵守她所推荐的極慢閱讀
但是 晃了一下 我飄越了60頁 什麼時候 我覺得許舜英入了我的魂
文字間的行走 滑順如她柔軟洗到有點點起毛球的針織杉
輕潤的香味 是一個女人對生活品味堅持出的調性
讀著讀著 我總是想笑
老實說 我希望自己也有條件可以這樣過生活
但是 感覺 是很一個人的事咧

標題是 她條列出那些讓她恐懼的 男人 糟糕的品味
絕望如此 我想 我是可以明白。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我不是一本型錄


很開心地把這本書完結 雖然這書的存在對我是一個悲慘的故事
但管它的! 我讀著許舜英跟包益民兩位的對話
好像 我就在現場打著燈 幫忙記錄攝影一般
因為兩位的對話犀利又嚴苛 有時又對著時代環境有種無力無奈的牢騷
總之 真是非常迷人的況味

這陣子幾乎每天在服藥 讀到藥房這篇 談到一些傳統成藥的設計包裝
這句話真的寫得很棒 也很精確!
想到小時候 我家客廳的大酒櫃 有兩個很大很大的抽屜 大概可以放全開畫紙都綽綽有餘
一層 放著家裡大型的磁器碗盤 一層 居然是放滿藥物
我的母親 似乎覺得這樣才有安全感 家裡的成藥庫存大概可以供戰爭時救難用了
但 也是因為這樣 我一直到出國唸書 一到了目的地 在我所居住的房間裡 一定會有一個神聖的抽屜只放藥物 從頭到筋骨軀幹所需要的藥品 都排列整理好
那也好像是我的密壇 擺上我明瞭的陣列 那樣病態地莊嚴 想起來還真的覺得好笑!
練了瑜伽後好幾年沒吃藥 也不太看醫生
進入自體治療的體證 是很幸運的
而如今對應現在的狼狽 這 也只能說 面對學習 人還是不要太"靠勢"
反咬你的 常常會是自己的愚昧與虛弱

今天3/27 感覺是一個容易想太多的日子.....(沒辦法 我的水星在牡羊呀)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牽就也是一種愛?

是嗎? 為什麼 這麼貼近的 應該無條件信任的關係 也會變成迫使自己配合的壓力?
所謂溫暖的支持居然也會變成鎮壓的勢力?

我看著這個男人 連無奈的時候也是嘴角努力揚起掛著笑
他總是說 "不然 要怎麼辦??!!
每個人都在跟我要求 而我要的 並不重要
因為 他們 只要我接受他們所給的 若有猶豫 想要選擇 或不滿足 都是罪!!"
最讓我心酸的是這句
"他們都說我不要這個家 可是 我卻覺得是他們不要我......"
到最後 排山倒海來的 高聲鎮壓來的 他就只能接受
慌亂中劈砍自己的形狀 負荊請罪地讓大家安靜安定安心。

最後 頭髮急白 壓抑成一個睡覺都不會作夢的人
越被需要依靠 肌肉越緊繃
口氣越緩慢 越是求饒 心裡的嘆息越重 作假成份越高
怎麼 曾經覺得那個無法交心的伴侶很假 只為了留住他才努力
而如今 因為一再再的妥協下 自己 也不知是否相信自己了
他又說了: "這是我的罪障呀...如果倒退十幾年 我不應該..........."
繼續以謊言妥協換取太平假象的 難道不是仍在造業??

人 真的要珍惜別人還有意願的真誠表達
不要一下就做判斷 尤其 只是判為對自己有利或有害的
動不動就跳腳 哭鬧 那還有什麼好談?
他還願意說 那還表示一種善意
那樣的善意還有愛的誠意
身為家人 為什麼只有制裁 卻沒有想要明瞭與支持?
他真的是惡人 故意辜負別人?
他是否在謊言後 還是努力滿足別人的期待 維持平衡?
大家忙著上演傷心指責時 難道都沒有對他的狼狽疲憊產生一點憐憫?
難道只有自己的不快樂算數 而他的憂鬱不滿足都是活該?

自作孽 的確不可活呀!但 我們真的有資格判罪 彷彿是最端正??!!
是家人呀! 不要忘了 沒有愛的品質 就是枷鎖。
當家人的"關愛"像在通輯 只是要把你抓回去坐監的時候
誰還唱得出"我的家庭真可愛 整潔美麗又安康"??

※插圖: 陳硯詠/取自《母愛真可怕?/許常德》

無言以對

共業結構。這是家。
只擔心 有樣學樣的是誰?

感情不再 一定要翻覆所有 寧願玉碎不願瓦全 究竟
以後自己的孩子若在關係中受苦 或辜負人 是否
也要承擔這些血脈裡的不成熟? 那時犯錯的父母 是否會
再以"大人的姿態"來參予鎮暴活動呢?

※取自《母愛真可怕?/許常德》

誠實的寬容

我很喜歡最後一句的柔軟
堅持自己 是一種誠實 也是尊重自他
體諒別人 是一種寬容 正因為對應著被批判為反傳統的那份嚴厲
看著這句話 對於天生反骨的我 也算是一種安慰。

※取自《愛該有五個情人/許常德》

遺憾的是....

沒有承擔的人 很多
以情為藉口理由的 更讓人反胃。

當事情發生的時候 不去面對真相 而只接受一種結果
是不是就是逼著大家一起演戲說謊
為什麼 成年人還要這樣 做到沒有韌性 沒有空間 讓人沒有選擇
或是因為選擇的結果一定會讓自己難堪?

強勢掌控下的關係 對應的另一邊是奴性嗎?
為什麼到這個時代了 大家在一起 居然是要犧牲掉某一個人的真實感受來成全一種形狀?
我一定是敗德的蠻民 (或者我才是神經病??)
因為我真的覺得這是折磨
這個局 誰先脫身誰就是罪人 這不是恐怖片嗎?


※取自《愛該有五個情人/許常德》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講心酸的嗎??

眼看傘下那顆心 那暈染出的模糊是不是有點逞強?
想了想 我寧願了可以誠實面對自我 走進孤獨
而不是為了擁有什麼 不管殘破真實與否 而背離自己

沒有對錯吧 只是個人業力 各自擔了。

※插圖: 陳硯詠 /取自《愛該有五個情人/許常德》

犀利的真相(三)

原來如此。(幸好我不是禽獸......)
這句"分手時的性格,才是人在愛情裡真正的樣子。"很有智慧
覺得有很多慶幸 必竟 人不是這麼有勇氣面對真相
委曲自己去愛別人 終有一天 也會崩裂的
只是難免的 看到對手突然以這種巨大、毫不掩飾的無情對待 還是有點驚嚇!
但碰到無情乾脆的也好 至少對於自己還保留人性而有點安慰
也還好 沒有受苦太久 要坐謊言的監牢的人 不是我。

※取自《愛該有五個情人/許常德》

犀利的真相(二)


為了這個不負責任 我咬碎了牙 火燒了腎
這樣的絕情 不是傷人心 而是踐踏別人的五臟六腑!!
領受了 就當作功課 我不想這樣活一輩子。

※取自《愛該有五個情人/許常德》

犀利的真相

很少看國內作家的書 沒想到在此時 讀許常德的書卻得到很多啟發
真實言不一定好聽 但是卻是精彩
好在哪? 也許是看了才知自己的愚昧人生鬧劇 居然是這樣短短幾字就可說盡
也許是慶幸自己早已出局 還可以脫身 倒吊在天花板上享受一點自由清爽

我只有一件事要做 就是把身體照顧好 或者
當整個事件終了 寫成一本回憶錄 我還可以幫忙佐證
因為 太多謊言 藏匿在情義溫情的暴力下
只怕 習慣欺騙了自己換取假和平的主人翁 都不能確定真相了
而我 並非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只是非得冷眼以安慰自己。

※取自《愛該有五個情人/許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