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6日 星期日

台北行第二天:MOCA台北當代美術館(一)

文字資料來源: 台北當代美術館

今天的遊伴是Suek  我們從新光三越南京店走到MOCA
下雨天 所以走得不暢快 台北市因施工變得很臭
在雨天裡 大家迅速確實的狀態顯得很焦慮...
這是MOCA入口右側
入口左側 是一件裝置藝術 大家看到的真的是稻田
這是入口的售票處 地面上的燈箱 桃紅色跟鮮綠色交錯 
無中生有展的活動展區牆上 有一個大九宮格 用大家寫的"無"字 又拼貼成ㄧ個大無字
展場入口 
今天的活動主講人 是方文山 "無可抵擋--新人類老靈魂的<蘭亭序>音樂流"
2009.7.25 14:oo~16:00  好可惜 沒趕上....
Suek在拍入口的作品
(空間設計師楊岸將董氏書法碎型化為符號片段,再將其轉化成各通道轉角處的立體裝置,這是對於書寫軌跡的變奏再現。連點成線地串連了整個展場空間)
展場的空間 每一件作品 都在一個獨立的小展場空間
入口處都有小電子視窗為民眾導覽 
內容從作品概念 執行的過程都有詳細的影像介紹
入口處的另一個主題佈置 牆上的大字 寫的是展題: 無中生有
用的是跟背景ㄧ樣黑色 不過是用亮墨表現 反射著燈光 變成金色
入口第一件作品 下面那個X上 四角上面有董老師的字
懸掛在天板上的大試管裡 有各種書寫的工具 或象徵物
小導覽視窗 是用電子相簿裝置佈置的 
很希望學校也可以用這樣的導覽設備 增加觀者對活動及展覽的了解
用投影機打出主題 在像書本內頁的白板上 不過刻意做出書本的造型 感覺有點笨拙
**********
建築師阮慶岳混用真假植栽來包覆/連結中性的建築語彙和溫暖的家庭符號,藉以鋪陳人與人、人與家、人與自然、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拉鋸關係


***********
設計師劉小康、朱小杰與李梓良三人跨界合作,從遊戲概念和角色搭配出發,齊力發展出融古開新的家具組合
椅背上都有董老師的字 也都可以拆下來 再拼裝在不同的座椅上 



*********
胡恩威以董氏書法元素開發新媒體創作,並將其再現於當代住家環境中,意在證明傳統元素動態輸入(input)日常生活情境的可行性
這頂上的投影機 所放映的是無字的書寫過程 一筆一劃的成型
在光影中 "無"字元素一秒秒填滿時間 填滿桌面
Suek拍得很久 不過光影的捕捉真的難 
這是一入口的投影 很像家裡窗口灑進的陽光 角度 形狀隨著時間慢慢改變
我的頭影也進了畫面 這也是觀者進入/參與作品的狀態
*********
建築師簡學義放棄實體構造,刻意讓觀者進入空無一有的展場,從無所不在、變化無窮的影像和光線中,尋找美的訊息、發現書法的線索。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元素展示
牆上的字 將會化身為光影蝴蝶 扇子就是讓進入展場的民眾拿著捕捉飛蝶(字影)的工具
全白的房間 牆上裝的是白色燈管 只有在下特定的位置有投影
從投影機打出字的光影 無次序的飄動 只有用白色的扇子去“捕捉"字影 
真的是明確其實的"捕風捉影"!
這小子 突然很抓狂地做起地板動作 太文人氣質的展 弄得他很"活潑" 哈哈
Suek有成功捉到幾隻呦 不過身段就變優雅啦 果然有意思!
***********
設計師胡德如透過一個綠意盎然、靜謐優雅的空間,詮釋「無言而心悅」的精神境界;建築師簡學義放棄實體構造,刻意讓觀者進入空無一有的展場,從無所不在、變化無窮的影像和光線中,尋找美的訊息、發現書法的線索。

在佈置滿60棵柏樹的房間裡 地上舖滿樹葉 讓房間充滿香味
中間有架上一個白色紗帳 帳子是象徵<無言而心悅>的而字
大家在昏暗的帳內排隊等著拓董老師的篆體 (是<無言而心悅>的無字)
可選擇用黑紙拓白字 或是白紙拓黑字 ㄧ人只能一張 
走出帳子 所面對的牆上 有ㄧ個大"悅"字
所以負責活動進行的小姐問道 那那個"心"字在哪裡呢?
當然是指參與觀眾的心啦 不過 我個人覺得有點矯情就是...
Suek拍攝自己拓好的字 我老人家的沒成功 不過 老實說 我不喜歡這個字
聽說 董老師寫上百次 到最後說 再也不要寫這麼規矩的字啦